
2025年9月10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盛大开幕,本届服贸会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文旅体健融合发展等领域,集中展示了全球创新成果。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本届服贸会致贺信,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并愿同各方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农业农村部乡村文化振兴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央统战部干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特聘副会长、中国农业展览协会特聘副会长、国学经典书画院院长邓小君,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办公室副主任Simon William Clements等领导出席活动。
本届服贸会首次采取“一会一址”模式,全面落地首钢园,举办包括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成果发布、洽谈推介及配套活动在内的六大板块。共有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近2000家企业线下亮相,其中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三十强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在首钢园1号馆设立特色国家馆,展示其在绿色经济、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安徽省则以主宾省身份组建历届最大展团,集中展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服贸会更加强调科技赋能与智能应用,推出多种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北京方案推介官”数字人讲解、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演示、向导机器人实时引导、咖啡和冰淇淋机器人现场制作,以及足球竞技机器人的精彩表演,使“无形的服务”实现可视化、可体验、可互动。首钢园场馆五年来不断升级优化,今年整体功能更完善、体验更友好。同期举办的20余场配套活动,如中国国际糖果季的“甜蜜艺境”、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顽酷心跳塔”项目等,进一步拓展了服贸会的外延与活力。
作为服贸会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乡村发展主题论坛”同期在首钢会展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协会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等承办,以“乡村振兴·共赢未来”为核心议题,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乡村资源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参会嘉宾围绕科技赋能农业升级、文化激活乡村资源、协同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展开深入研讨,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新生态建言献策。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在开幕致辞中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坚持金融赋能,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农村信贷投放,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三是注重模式创新,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探索特色乡村振兴路径。李金祥还透露,协会将持续推进百千万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培育等领域的示范样板。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而实现这一任务的核心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战略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建立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三是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房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释放改革红利。郑新立还回顾改革历程指出,每当经济发展遇到困难,都是通过放开搞活农村渡过难关,当前破解需求突出的难题也要从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着手。
在“好山好水好乡村,百县话振兴”交流研讨环节中,来自全国多个市(县)的地方领导分享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委书记李伟介绍,来凤县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也是红色革命老区县。近年来,当地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以来凤藤茶产业为突破,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落地于百福司镇舍米湖村的“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将创新打造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撬动全县大健康产业升级。
此次中国乡村发展主题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也为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